一九六八年八月出生于周口市。五岁学书,初入唐楷,得法度。继习汉魏,取其古拙、高浑。后习两晋南朝诸家,取其古雅、流便、简远。近年习唐宋行草,识其平和优游,欹侧险绝。作书多不拘于一体,皆随时随意而化。行书多得自于唐李邕、张从申二人,并寻二人轨迹,追二王书意,参以黄山谷开张之势,借魏碑奇正相生之妙趣作书。大字行书以六朝碑板为骨,参以苏轼之宽博飞杨,借鉴陆维钊之笔意作书。作小字行书多依文意或用两晋南朝笔法以求轻灵隽永,或用碑意以求古拙朴茂。行草书借览吸收两晋南朝的散逸畅达,唐宋诸家的平和与优游。隶书主要习《西狭颂》、《封龙山颂》,似未有得意者。在二十多年的书法学习中,重传统、重积累、重性情,厚积而薄发。书法创作风格主线是隽永、飘逸、高浑。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中青展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展入展第一届全国隶书大展入选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获河南省第二届青年书法展优秀奖。入中国书法最高学术奖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其他国内书法大赛一、二、三等奖。作品及传略入编《河南省书画名家志》。